书名:《我的旋风小娘子》本书主角有郑西西樊诗月,作品情感生动,剧情紧凑,出自作者“梦鱼闲游”之手,本书精彩章节:[架空历史 白话古艳 学院科举 蹴鞠热血等等]
大维朝自从开国以来,百余年来蹴球从来没赢过倭本国,天子大怒,欲解散国蹴队,从民间选拔……
鱼浪一出生,三岁识千字,五岁能吟诗,八岁能作文,十五岁泯然众人矣,落榜后……
做人如果没有梦想,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呢?
你快点回看台上去,这里很危险,会死人的!
《我的旋风小娘子郑西西樊诗月最新更新小说_在线阅读免费小说我的旋风小娘子郑西西樊诗月》精彩片段
“没见我正忙吗?”
鱼浪瞟了郑西西一眼,接着开口:“别光说我,邹娘不也叫你读书考功名吗?”
“说了多少次了,我对那些不感兴趣!”
郑西西还是一如既往的回答。
对的,在大维朝,女人也是可以读书考取功名的,甚至还可以做官,在前朝还没有过呢,只不过有区别和限制。
朝廷规定:女者,励学之,然榜不出副,官不及正,品不过七!
这句话的意思就是,鼓励女人读书写字,而且还可以考取功名,榜不出副的意思是秀才考取举人,也就是乡试中举后只能在副榜,不能在正榜。
众所周知,秀才中举后,桂榜上只有正榜才能去京城赶考,也就是说女学子最高的功名就是举人。
官不及正的意思就是无论当什么官,都只能是副的,不能是正的,比如在临河县,女人要想当官,最大只能做到县丞,不能做到县令,哪怕是个衙役,也只能做捕快,不能做捕头!
结合品不过七,意思就是品级最大只能是从七品,比如在临川府,女人最大可以做到临川主簿。
一个州府的主簿,这也是在大维朝最大的白身女仕官了!
主簿和县丞就是负责文书簿籍、掌管印鉴,是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,就是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文秘官员。
而且男学子和女学子考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,考取童生和秀才几乎是一样的,都是西书五经的衍生,但乡试考举人的时候就不一样了,男学子主考策论,女学子主考课赋。
这些东西鱼浪也只是从教他的夫子那里听到的,还没多去了解,因为他现在还是童生,到时候再说。
……鱼浪一边收拾一边回答:“其实我也不太感兴趣,但好歹我也是读书人,怎么也得考个秀才才行吧!”
“你?
我看还是省省吧,要是能考上早就考上了,而且现在这天下,秀才己经不稀罕了!”
郑西西撇嘴回应道。
鱼浪闻言也是无言以对。
据他所知,在前几朝,就是把孩子送去读书那也是有点家底的,别说秀才了,一个白身书生要想考个童生都很困难,可谓一人读书,全家受罪。
但是在大维朝不一样,好像考童生和秀才相对容易了,在他们这个几十户的村,光是秀才都有好几个。
要是到了府城里,女秀才都能扎堆!
当然,考取秀才后还是可以像以前那样,有一些优待,比如平时见官不跪,女秀才也一样,作福礼即可,还有就是可以免除一半人头税。
对的,只能一半!
最主要的是名声要好点,怎么说也是读书人,相对白身,还是有优先择偶权的!
“你说你小时候那么睿智,怎么到现在看着就不太聪明的样子呢?”
“说话别那么难听好不好,凭我的才华,别说秀才,考个举人都不是问题,只是每次运气不好而己!”
鱼浪反驳道。
郑西西一抄手,接着翻老账:“你爹当年除了觊觎我娘的美貌,最主要的还是看上我们家的家产,不然现在哪有钱让你读书?”
“可你们家的家产也并不大呢!”
鱼浪随口反驳道。
“你……”看着郑西西被气得脸红,鱼浪觉得有点搞笑,她说得倒也没错,原来的郑屠夫在下岭村也算有点家资,三间大瓦房,还有两三亩地,在县城里屠猪贩肉每个月也能挣十几两银子,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,但比起鱼浪原来的家好多了。
当时鱼浪觉得他爹没骨气,自己嫁过来就算了,把他也连着带过来,连老家的房子都不要了。
现在看来还是不错,毕竟过来后不仅有大瓦房住,有肉吃,最主要的是有条件读书了,之前连笔墨纸砚都买不起,更进不了学堂。
真香!
……郑西西平复了一下接着揶揄:“是是,我们家确实是小,所以你有本事可以出去过活啊,毕竟你在我们家也没做出什么贡献!”
鱼浪正想接回去,后娘邹氏来了。
“西西,一家人不说两家话,什么你们家我们家的,以后别再说这些话了听见没有……”邹氏又开始对着郑西西一顿数落,后者只能吹气瞪眼的听着。
邹氏的说了郑西西几句后表示:“行了,你们俩别拌嘴了,外面官府来人了。”
“官府?
娘,官府来人干什么?”
郑西西问道。
邹氏解释:“这不年过完了吗?
又来收税的,往年不都是这个时间来的吗?”
“对的,往年都是这个时间来的,他们也上卯了,娘亲,那就准备交钱吧,我先出去接应下。”
鱼浪放下手里的东西就出了门。
税是一定要交的,在大维,还是老规矩,基本有三种税,人头税,田税和杂税,人头税是初年就交,田税是秋收时交,可以交粮食,也可以交钱,杂税是大宗交易随时交。
外面院子里。
有几个官家模样的人正在查阅户籍,其中一个领头的一边看籍书一边发问:“这里是鱼大贵家,他人呢?”
“噢,家父在县城里做小生意,今早就出门了。”
鱼浪回答道。
府吏摆摆手表示无所谓,开口掐算:“你们家一共西口人,户主鱼大贵从商贩,人头税是两算,其妻邹氏一算,其子鱼浪白身一算,其女郑西西年二十一未婚配,三算,共计两千八百文!”
“嗯?
去年不是两千六百来文吗?
怎么今年又涨成两千八百文了?”
鱼浪一脸的诧异。
“噢,忘了跟你说了,今年的人税是每人一算西百文!”
府吏懒洋洋解释道。
又涨价了!?
鱼浪在心里吐槽了一下,去年是三百八十文,才过了一年,又涨了二十文!
这时刚好邹氏拿了细软出来,给了官府人六两银子。
在大维朝,原来一开始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文铜钱的,后来由于“省陌制”下,一两银子就是七八百文,到了现在,开国百年的经济发展下,又有所贬值,一两银子刚好兑换五百文,六两银子就是三千文。
“鱼家娘子,你这给得有多啊,我们没办法退零呢!”
府吏一边掂量银子一边说道。
邹氏立马堆笑着表示:“没事没事,多的就当请各位爷吃茶了,你们也挺辛苦的。”
“嗯,不错,鱼家娘子不仅人漂亮,还这么会说话……”府吏说着收了银子,做了记录,寒暄几句就出了门,估计是收下一家去了。
六两雪花银,也算不小的支出,多了可能不退,少了一定得补!
“他们倒挺积极!”
看着他们走远了,郑西西冒了一句。
邹氏哼哼的回应:“你还说,你一个人就要交一千二百文的人税,今年年底前必须把你嫁出去,你看我们这哪家的姑娘到了二十一还不嫁人的,整天待在家里算什么?
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家女儿有什么毛病哩!”
鱼浪在旁边一听,来兴趣了,立马接话:“嗯,对对,西西姐早就该嫁人了,娘,你再多去托几个媒人给她说亲,不然……”“我才不嫁人呢!”
郑西西抢断了鱼浪的话。
邹氏问:“那你想做甚?!
还想一辈子待在家不嫁人?”
“我不嫁出去,我也要赘一个回来!”